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经观察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临床意义
1. 增多
(1) 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2) 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手术后,烧伤等。
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铋中毒等。
(3) 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4) 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2. 减少
(1)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障,粒细胞缺乏等。
(2)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一、 血涂片制作
1. 以75%酒精棉球消毒指头,用消毒针头刺进局部,先拭去第一滴血,然后取血一小滴(米粒大小)置于干净玻片上的一端。
2. 用干净推玻片的一端放在血滴前方,将推玻片略向后移,使与血滴相接触,让血滴在推片与载玻片的夹角间平均散开后,用30-45度角不加压力,平稳地推至另一端制成均匀的血膜薄片(见图41)。
3. 血片凉干后,滴上瑞氏染液,使盖满整个血膜片,大约半分钟后再加一倍蒸馏水,轻轻摇动玻片,待5-10分钟后,用净水缓缓地冲去玻片上的染液,冲洗时应将玻片持平,使染液自玻片边缘溢出,以免沉淀物附于血膜上影响观察结果辩认。晾干后分类。
二、分类计数
1. 把染好凉干的血片,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染色及分布情况,然后用油镜分类,分类时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图42)。
2. 将所见到的细胞分别记下,至总数100个为止,计算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参考值
细胞类别 成人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 0.01-0.05(1%-5%)
分叶核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1(0%-1%)
淋 巴 细 胞 0.20-0.40(20%-40%)
单 核 细 胞 0.03-0.08(3%-8%)
2. 白细胞总数超过20×109/L,应分类计数200个细胞。白细胞数明显减少的血片,可检查多张血片。
1. 以75%酒精棉球消毒指头,用消毒针头刺进局部,先拭去第一滴血,然后取血一小滴(米粒大小)置于干净玻片上的一端。
2. 用干净推玻片的一端放在血滴前方,将推玻片略向后移,使与血滴相接触,让血滴在推片与载玻片的夹角间平均散开后,用30-45度角不加压力,平稳地推至另一端制成均匀的血膜薄片(见图41)。
3. 血片凉干后,滴上瑞氏染液,使盖满整个血膜片,大约半分钟后再加一倍蒸馏水,轻轻摇动玻片,待5-10分钟后,用净水缓缓地冲去玻片上的染液,冲洗时应将玻片持平,使染液自玻片边缘溢出,以免沉淀物附于血膜上影响观察结果辩认。晾干后分类。
二、分类计数
1. 把染好凉干的血片,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染色及分布情况,然后用油镜分类,分类时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图42)。
2. 将所见到的细胞分别记下,至总数100个为止,计算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参考值
细胞类别 成人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 0.01-0.05(1%-5%)
分叶核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1(0%-1%)
淋 巴 细 胞 0.20-0.40(20%-40%)
单 核 细 胞 0.03-0.08(3%-8%)
注意事项
1.要避免重复计数,玻片应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曲线移动。
2. 白细胞总数超过20×109/L,应分类计数200个细胞。白细胞数明显减少的血片,可检查多张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