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构成。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75%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体内发现抗核小体抗体的存在。因此,揭示核小体的结构动力学是阐明基因组调节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开发出来一种全新的技术——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single molecule f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smFRET)。CELL综述《Structural dynamics of nucleosomes at single molecule resolution》。综述详细解释和阐述了这一最新的技术。
什么是smFRET技术?
在smFRET技术出现之前,分子生物学研究往往只检测特定时间内的大量分子的平均行为。例如,我们经常做的Western Blot,是检测大量的氨基酸分子的表达。但是,生物体系并不是一个均一的体系。所以,检测单个分子的行为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smFRET技术的原理就是将2个相互作用的分子标记上颜色不同的荧光基团,一个是在能量转移过程中提供能量,即供体D(donor);另一个接受能量,即受体A(acceptor)。这样可以运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技术来对体系进行研究。因此,比单个荧光基团标记更具有优势,称为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ingle molecule f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smFRET) 技术。
令人欣喜的是,这项技术是由华人科学家发明的,还是位美女哈。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哈佛大学庄小威(Xiaowei Zhuang)教授。庄教授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赴美留学和工作。一路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地在34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哈佛大学正教授,并且在2012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是目前为止最年轻的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
smFRET技术在核小体结构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smFRET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在研究核小体的结构动力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单个荧光基团 (fuores-cence fuorophore) 标记到目标分子后,它能在多方面去探测目标分子。从而可以通过荧光成像技术可以了解目标分子在细胞内的空间分布。由于其能在单个分子内或分子复合物中,以纳米级别,实时追踪变化,因此可用于解答许多重要的生物学问题。
利用单分子荧光能量转移,实现了多色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法(multicolor 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从而对核小体进行实时监控,以获得相关的动力学数据。
smFRET技术在DNA和组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在细胞核中,基因组DNA紧紧地包裹在组蛋白上面形成了八聚体结构的核小体。这样可以使DNA受到良好的保护,但是也影响了DNA作为转录模板的功能。因为,在如此严丝合缝的包装下,介导DNA转录的酶很难接触到DNA,也就无法执行其正常的功能。正因为如此,科学家们设想DNA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局部释放出来的。
通过smFRET技术发现,包括组蛋白分子伴侣在内的核小体重塑因子,可以使染色质保持动态,使得DNA在适当的时候局部释放出来,即从核小体上面解开,从而实现基因组DNA作为转录模板的功能。
综上所述,随着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逐渐深入,科学家们开始解析单个分子的行为,这是因为即使是同样的遗传物质,同样的周边环境,这些分子还是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有时还会生成不同的功能,而且单个分子的变化还关系到癌症,神经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分析单个分子的动力学就更加困难了。因为以往的研究往往是静态的,动态的研究还需要物理学,机械学,和生物学的多方配合,而smFRET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正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Structural dynamics of nucleosomes at single molecule resolution
来源:解螺旋
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