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 RNA 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基础
细菌 RNA 聚合酶(RNAP)负责将 DNA 转录为 RNA,是基因表达的关键起始步骤。其核心酶在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中均由五个亚基组成,即 ββ′α₂ω 。核心酶虽能非特异性结合 DNA,并从 DNA 末端或缺口起始 RNA 合成,但无法识别启动子,需与 sigma 因子结合形成全酶(α₂ββ′σω)才能启动特异性转录。其中,β 亚基参与核苷酸底物结合,β′亚基负责与 DNA 模板结合,α 亚基在酶组装及与调控蛋白互作中起作用,ω 亚基功能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参与酶稳定性及组装 。
两类细菌的 RNAP 在亚基组成上基本一致,但在一些细节及对应亚基功能上存在差异。如在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中,β′亚基最大且参与 RNAP 与 DNA 结合 ;而在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中,最大亚基为 β 且负责利福平抗性,第二大亚基 β′含有与 RNAP 相关的两个锌原子,且在链霉溶菌素抗性中起关键作用,显示出 β 和 β′亚基在两类细菌中功能的分化 。
二、Sigma 因子的分类与功能特征
2.1 分类体系
Sigma 因子主要分为 σ⁷⁰家族和 σ⁵⁴家族。σ⁷⁰家族更为庞大且多样,进一步可分为管家型(如大肠杆菌的 σ⁷⁰、枯草芽孢杆菌的 σᴬ )、应激响应型(如大肠杆菌的 σˢ、枯草芽孢杆菌的 σᴮ )和胞外功能(ECF)型等亚类。σ⁵⁴家族则相对独特,在结构和功能上与 σ⁷⁰家族有明显区别 。
2.2 革兰氏阴性菌中的 Sigma 因子
-
σ⁷⁰(管家型):作为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最主要的 sigma 因子,识别典型的启动子 -10 区(TATAAT)和 -35 区(TTGACA),负责维持细胞基础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如参与碳源代谢、能量产生等过程的基因,确保细胞正常生长和存活 。
-
σˢ(RpoS):在对数生长后期及稳定期发挥重要作用,响应多种环境应激,如营养匮乏、氧化应激等。其识别的启动子 -10 区为 “CATAAT”, -35 区保守性较低。在应激条件下,σˢ大量表达,取代 σ⁷⁰与核心酶结合,启动一系列应激响应基因表达,帮助细菌适应不利环境,增强细胞在饥饿、高渗透压等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
-
σᴱ(RpoE):属于 ECF sigma 因子,主要应对胞外膜相关应激,如外膜蛋白错误折叠、高温、洗涤剂等对细胞膜造成的损伤。识别的启动子 -10 区为 “GAACTT”, -35 区为 “TTGAA” 。激活后调控参与外膜蛋白修复、折叠及膜稳态维持的基因,如 ompC 等基因,以保护细胞膜完整性 。
-
FliA(σ²⁸):特异性调控细菌鞭毛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其识别的启动子 -10 区为 “CTAAA T”, -35 区为 “CCGATAA” 。在细菌运动性及趋化性中至关重要,通过精准调控鞭毛蛋白基因 fliC 等表达,控制鞭毛组装,使细菌能够响应环境信号进行移动 。
2.3 革兰氏阳性菌中的 Sigma 因子
-
σᴬ(管家型):类似于革兰氏阴性菌的 σ⁷⁰,在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中负责看家基因转录,维持细胞基本生理功能,确保细胞正常生长、分裂及基础代谢活动 。
-
σᴮ:是革兰氏阳性菌应对多种环境应激的关键 sigma 因子,如热休克、氧化应激、高渗透压等。识别的启动子 -10 区为 “CGTTG”, -35 区为 “GTGGAAT” 。当细菌遭遇应激时,σᴮ被激活,启动一系列应激响应基因表达,如调控渗透保护相关基因 opuCA,增强细胞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 。
-
ECF sigma 因子:
-
σᴹ:在枯草芽孢杆菌中,σᴹ响应细胞壁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刺激,识别的启动子 -10 区为 “GTTT”, -35 区为 “TTGAAA” 。激活后调控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 ponA,参与细胞壁修复与合成,以对抗抗生素对细胞壁的破坏 。
-
σⱽ:特异性针对溶菌酶压力,识别的启动子 -10 区含 “GTTTA” 核心序列 。激活肽聚糖 O - 乙酰转移酶基因 oatA 表达,增加细胞壁 O - 乙酰化修饰,增强细胞壁对溶菌酶的抗性 。
-
σˢ: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中,σˢ在稳定期发挥作用,参与生物膜形成、毒力调控等过程。识别的启动子 -10 区为 “AT - rich” 序列, -35 区保守性较低 。调控荚膜多糖基因 cap 和黏附蛋白基因 clfA 等,影响细菌在宿主体内的定植与感染能力 。
三、启动子结构差异与 Sigma 因子识别
3.1 启动子核心结构
启动子是位于基因上游的一段 DNA 序列,是 RNA 聚合酶结合并起始转录的位点。对于 σ⁷⁰家族识别的启动子,核心结构包括 -10 区和 -35 区 。 -10 区通常富含 AT 碱基,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典型序列为 TATAAT,在革兰氏阳性菌中为 TAATAT 。 -35 区序列为 TTGACA,与 -10 区间隔约 17bp,二者共同构成 sigma 因子识别的关键元件 。此外,部分启动子还存在扩展 -10 区,如枯草芽孢杆菌中一些启动子含 TGN 序列,可增强 RNAP 与启动子结合 。
3.2 Sigma 因子 - 启动子识别特异性
不同 sigma 因子对启动子的识别具有高度特异性,这取决于 sigma 因子结构域与启动子特定序列的精确互作 。例如,σ⁷⁰家族中,区域 2.4 负责识别启动子 -10 区,区域 4.2 识别 -35 区 。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杆菌的 σ⁷⁰精准识别典型的 -10 区和 -35 区序列启动管家基因转录;而其 σˢ因识别的启动子序列有别于 σ⁷⁰,在特定应激条件下,能引导 RNAP 启动应激基因转录 。
革兰氏阳性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的 σᴮ识别的启动子序列与大肠杆菌 σ⁷⁰识别序列不同,这种差异使得 σᴮ仅在相应应激信号刺激下,激活特定的应激响应基因 。对于 σ⁵⁴家族,识别 -24/-12 区( consensus 序列为 GG - N₁₀ - GC),且需要特定激活蛋白协助,与 σ⁷⁰家族识别机制明显不同,如在霍乱弧菌中,σ⁵⁴参与氮代谢基因转录调控,识别相应特殊启动子序列 。
四、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差异总结
4.1 Sigma 因子种类与功能侧重
革兰氏阴性菌拥有较为多样的 sigma 因子,功能涵盖多种环境应激及复杂生理过程,如 σˢ、σᴱ、FliA 等分别应对不同类型应激及调控鞭毛合成等 。而革兰氏阳性菌的 sigma 因子虽也参与应激响应,但在功能上相对更侧重细胞壁相关保护及芽孢形成等过程,如枯草芽孢杆菌的 σᴮ、σᴹ、σⱽ等在应对不同环境对细胞壁损伤及芽孢形成调控中起关键作用 。
4.2 启动子结构与识别特点
革兰氏阴性菌启动子 -10 区和 -35 区序列相对保守,sigma 因子与启动子识别依赖典型的 -10 区和 -35 区序列互作 。革兰氏阳性菌启动子 -35 区保守性较低,部分启动子依赖扩展 -10 区增强与 sigma 因子结合,如枯草芽孢杆菌中部分启动子通过 TGN motif 与 RNAP 稳定结合 。
五、常见σ因子识别的启动子
σ⁷⁰家族
-
大肠杆菌的 σ⁷⁰:识别典型的 σ⁷⁰依赖型启动子,这类启动子广泛存在于大肠杆菌众多管家基因中 。如参与细胞基础代谢、生长与分裂等基本生命活动基因的启动子,其 -10 区为 TATAAT, -35 区为 TTGACA 。比如tac、lac启动子。
-
枯草芽孢杆菌的 σᴬ:识别与大肠杆菌 σ⁷⁰类似的管家基因启动子,虽然具体序列上可能存在种属差异,但均具备 -10 区和 -35 区的典型结构,比如Pgrac启动子。
-
大肠杆菌的 σˢ(RpoS):识别的启动子属于应激响应型,其 -10 区为 “CATAAT” , -35 区保守性较低 。这类启动子调控的基因参与应对营养匮乏、氧化应激等环境压力,如在对数生长后期及稳定期激活相关应激基因表达 。
-
大肠杆菌的 σᴱ(RpoE):识别的启动子属于 ECF(胞外功能)型启动子, -10 区为 “GAACTT”, -35 区为 “TTGAA” 。相关启动子控制的基因主要参与应对外膜蛋白错误折叠、高温、洗涤剂等对细胞膜造成损伤的情况,如 ompC 基因的启动子 。
-
枯草芽孢杆菌的 σᴮ:识别的启动子为应对环境胁迫的应激型启动子, -10 区为 “CGTTG”, -35 区为 “GTGGAAT” 。当枯草芽孢杆菌遭受热休克、氧化应激、高渗透压等环境压力时,此类启动子被激活,启动相应应激响应基因表达 。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σˢ:识别的启动子在细菌稳定期发挥作用,参与生物膜形成、毒力调控等过程 。其 -10 区为 “AT - rich” 序列, -35 区保守性较低 ,如荚膜多糖基因 cap 和黏附蛋白基因 clfA 的启动子 。
-
沙门氏菌的 FliA(σ²⁸):识别的启动子属于鞭毛合成相关启动子, -10 区为 “CTAAA T”, -35 区为 “CCGATAA” 。该类启动子调控鞭毛蛋白基因 fliC 等表达,对沙门氏菌运动性及趋化性至关重要 。
σ⁵⁴家族
-
霍乱弧菌的 σ⁵⁴:识别的启动子具有 -24/-12 区( consensus 序列为 GG - N₁₀ - GC) 。此类启动子控制的基因参与霍乱弧菌氮代谢过程,与 σ⁷⁰家族识别的启动子结构截然不同,且转录起始依赖特定激活蛋白 。
-
喜温嗜酸硫杆菌中与 sox 硫氧化途径相关的 σ⁵⁴:识别包含转录起始位点、 -12 和 -24 区、调控蛋白 Tspr 结合序列 UAS 的启动子 。在喜温嗜酸硫杆菌中,该启动子控制 sox 基因转录,在其独特的硫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其他特殊 sigma 因子
-
热纤梭菌的 σᴵ:识别的启动子结构较为特殊,其 C 端结构域(SigIC)与启动子 -35 元件通过独特的螺旋 - 转角 - 螺旋(HTH)及保守组氨酸与 DNA 大小沟相互作用,N 端结构域(SigIN)与 -10 元件的 CGWA 形成保守相互作用 。此类启动子调控热纤梭菌纤维小体基因转录,在其利用木质纤维素过程中发挥关键转录调控作用 。
-
天蓝色链霉菌的 sigma66(sigma hrdB):识别 rrnD p2 和 dagA p4 启动子,这些启动子优先由指数相 RNAP 转录 。
-
天蓝色链霉菌的 sigma46(sigma hrdD):识别 actII - orf4 p 和 whiB p2 启动子,同样优先被指数相 RNAP 转录 。
-
天蓝色链霉菌的 sigma52:识别 dagA p3 和 actIII px1 启动子,优先由固定相 RNAP 转录 。
-
天蓝色链霉菌的 Sigma28(sigma sigE):识别 hrdD p1、whiB p1 和 dagA p2 启动子,被指数相和固定相 RNAP 均等转录 。
-
天蓝色链霉菌的一种新型 31 kDa 特异性因子:识别 actIII px2、glnR p2 和 hrdD p2 启动子,由静止期 RNAP 优先转录 。
-
链霉菌 A3(2)的 σG:识别 PG45 和 PG54 启动子,其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中一般应激反应 σ 因子 σB 识别的启动子共有序列相似 。
Souce: 纽普生物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