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讯

猪巨吻棘头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猪巨吻棘头虫属于棘头动物门的棘头虫纲,偶尔寄生于人。成虫寄生于终未宿主的小肠,具胚胎的卵随粪便排出,当被甲虫类如金龟子,天牛等吞食后,经发育,被终未宿主吞食而感染。一般1~3个月成熟。 猪巨吻棘头虫自然状态(瓶装标本):成虫乳白色,圆柱形,体表有明显横纹,前端有一可伸缩的吻突。吻突小球形,上有倒钩5~6行。雄虫5~10×0.3~0.5厘米。雌虫20~65×0.4~1厘米。 ...

查看详情

变性凝胶电泳实验-含甲酰胺的测序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加人甲酰胺可以使造成条带压缩的测序产物的二级结构不稳定。 1.  按基本方案步骤1~5组装凝胶平板夹层。 2.  按所需浓度配制甲酰胺凝胶溶液,加热轻轻挽拌使之溶解,冷却至30℃以下。 3.  加入0.15 ml TEMED及1 ml 10%过硫酸铵,马上灌胶于凝胶平板夹层,观察聚合情况。 4.  在45~70 W 恒功率下电泳。 5.  ...

查看详情

变性凝胶电泳实验-电解质梯度测序胶

通过简单地提高下槽缓冲液的盐浓度,使凝胶底部的离子強度得以提高,在电泳过程中,盐离子可以电泳进入凝胶并产生重复性好的及有效的梯度。 1.  按基本方案步骤1~22灌制凝胶及进行预电泳,但上槽缓冲液为0.5×TBE,下槽为1×TBE。 2.  按基本方案步骤23~26步准备样品及加样。 3.  如需测≤400碱基的序列信息,加入3 mol/l 乙酸钠于下槽缓冲液至终浓度1 mol/l, 执行步骤5。...

查看详情

DNA纯化实验-PCR清洁试剂盒纯化法

硅胶膜可在高盐条件下结合DNA,又可在低盐条件下与DNA分离。用于清洁目的的含DNA溶液中的引物、单核苷酸、酶、矿物油、盐离子等杂质因为没有与DNA相似的特性,所以被分离开来。 一、试剂盒组成、贮存、稳定性 1.  说明书,耗材:96孔DNA制备板,96孔1.6 ml深孔板,96孔V型底板。 2.  Buffer PCR-A:DNA结合溶液。室温密闭贮存。若出现沉淀,应于65°C温...

查看详情

肉孢子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寄生人体的肉孢子虫有猪人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uihominis)粪便中的孢子囊呈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为13.6~16.4 umx 8.3~10.6 um,通常为单个,偶见未破裂的卵囊内含两个孢子囊。肌肉内的肉孢子囊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大小差别很大,通常为1~5 cm x1~2 mm,内有许多间囊内的虫体分隔成簇。 孢子囊:粪便中孢子囊呈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为13. 6~16.4 ??m,多为单孢子囊,亦含有两个者。 ...

查看详情

变性凝胶电泳实验-缓冲液梯度测序胶

在本实验方案,测序胶底部的缓冲液浓度大于其顶部浓度,使得短寡核苷酸片段(胶底部)的迁移率相对比长寡核苷酸(顶部)的迁移率要慢一些,这洋凝胶可电泳更长的时间而不至于短核苷醆从底部走失并改善了长核苷酸链的分离度。 1.  按基本方案步骤1~5组装凝胶平板夹层。 2.  在2个100 ml 烧杯中,配制缓冲液梯度凝胶溶液:50 ml 用0.5×TBE配制,25 ml 用2.5×TBE配制,在50℃以下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冷却至室 ...

查看详情

结肠内阿米巴形态学观察

结肠内阿米巴(Entamoeba coli)包囊铁苏木素染色标本: 结肠内阿米巴是非致病性阿米巴,常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在一起,故需鉴别。寻找包囊方法同前,然后换油镜观察。它的包囊较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大,包囊内有1-8个细胞核,8个核的是成熟包囊。核的特点是:核膜较厚,膜内缘有一层大小不均匀,排列不整齐的染色质粒,核仁大,偏位。拟染色体束状,两端尖锐。糖原泡空泡状。 1. 组织内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标本: 油镜观察:它是寄生在人...

查看详情

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学观察实验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一种致病的阿米巴。它的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四核包囊是感染阶段,经口而入,生活于大肠腔内,以二分裂法繁殖,能形成包囊,随人粪排出体外。其基本生活过程是包囊→滋养体→包囊;但在一定条件下,滋养体可侵入大肠壁,或经血流侵入肝、肺等组织,引起病变。 1.滋养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大小在10~60mm之间,当其从有症状患者组织中分离时,常含有摄入的红细胞,有时也可见白细胞和细菌。滋养体借助单一定向的伪足而运动,有透明的外质和富含颗粒的内质,具一个球形的泡状核,...

查看详情

淋巴循环的构成元件及其生理/病理形态学观察实验

掌握淋巴系统的内部结构,分析淋巴管在行程中与淋巴结相通连,当机体受到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侵袭时,淋巴结不仅有滤过淋巴的机能,还能与机体其它系统协同,抵抗微生物的感染,构成人体重要的防御装置;在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以及杀灭作用中淋巴系统也有重要的意义;淋巴系统在寄生虫(如丝虫filaria)感染时常受攻击,形成“象皮肿”等严重病变。 1.动物称重及麻醉:水合氯醛(0.36ml/kg)腹腔注射。 制作大白鼠肠系膜铺片,观察大白鼠肠...

查看详情

静脉内皮细胞对组胺反应的形态学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见证,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时,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IGE,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称为:“速发短暂反应”,皮肤表面可出现红肿斑块,称为“过敏反应”。 利用蟾蜍或青蛙的肠系膜制作活标本,可观察到组胺导致血管变化的现象,血管扩张管径变化,轴流(血细胞流)变宽,轴流与边流(血浆流)界限消失等形态学现象。 组胺(Histamine)是在免疫系统(B淋巴细胞—浆细胞)产生IGE的启动下,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一种血管活性胺。组胺的主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