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讯

Primer3 Plus和Oligo Calc使用教程:教你搞定qPCR引物设计

qPCR引物与普通PCR引物的设计虽然在设计原则和方法上大致相同,但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严格的qPCR引物设计一般要求其中一条引物要夸外显子,最好在3‘端设计引物,产物的长度在300bp以内等。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在线软件Primer3 Plus和Oligo Calc,可以满足大家对qPCR引物设计日益增高的要求。第一步:从数据库Ensembl:http://asia.ensembl.org/index.html中获得基因的cDNA序列。1. 本文以ApoE基因为例,输入目的基因2. 在...

查看详情

低氧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效率

摘要:无论是骨髓还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在体内所处的位置都是属于低氧环境。然而,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造血干细胞研究结果都是基于非生理条件下的氧分压,即常氧。通过将有关造血干细胞的所有实验操作放置于低氧条件下进行,作者发现即便是将细胞暴露于常氧环境下片刻时间,也会导致长时程造血干细胞的数目大量减少,而造血祖细胞的数目却随之增多,他们称呼这种现象为EPHOSS(非生理氧压应激)。据此,传统研究获得的骨髓和脐带血中的真正造血干细胞数目是偏少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应激是伴随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以及由...

查看详情

惊!CAR-T细胞疗法破冰实体肿瘤!

来源:医脉通前言: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已经多次在血液肿瘤方面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治疗效果。而在实体瘤方面,却没有成功的案例。令人惊喜的是,在201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了CAR T细胞首次在实体肿瘤——胰腺癌治疗上的突破。医脉通对此进行了报道。至于CAR-T细胞治疗用于实体瘤的效果能否达到像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达到的70%之高的完全缓解率(近期发表于Lancet. 2015;385:517-528),现在还不能肯定。是一项概念验证研究克服了实体瘤...

查看详情

旦的温床——肿瘤微环境那些事

无论基础还是临床,肿瘤相关的研究一直是个大热门。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cancer”和“tumor”这两个单词,这两个词都来源于希腊语,“cancer”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在希腊语中意指张牙舞爪横行霸道的螃蟹,就像这样:而tumor则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希腊语中有坟墓之意。嗯哼,反正都不是什么好词……曾经,人们普遍认为人一旦患上癌症就相当于恶魔附体——等同于被判了死刑。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通过手术、放化疗或者综合治疗,癌症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改善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能够得到根治。...

查看详情

蛋白质组学应用案例:探究糖尿病作用机制

作者:解螺旋.APT在进入今天的糖尿病机制研究主题之前,我们再回顾下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的特点三大优点一次实验能够输出上千级别的数据量,并且同时提供定性、定量和翻译后修饰等信息,能够从更加全面、整体和网络的角度阐明蛋白质的功能与作用机制;(恩,感觉输出一次数据,后面可以接着做好多paper,啦啦啦!)基于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应用质谱技术对蛋白进行解析,能够更好的区分蛋白质的亚型及修饰变化;(就是这么精准!)不受抗体的限制,在蛋白质新功能的发现与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挖掘出一个新分子,高分文章就有了...

查看详情

环状RNA从路人到“网红”的逆袭之路

来源:基迪奥生物 作者:周老师什么是环状RNA?怎么产生?大多数环状RNA来自编码基因,有下面两种常见的形式:环状RNA的发现环状RNA在30年前就已经在电子显微镜中被发现,之后一直都有陆续报道。但环状RNA毫无存在感,连个路人都称不上哈,因为他的表达丰度很低,很多人觉得他是转录的噪音,并没什么卵用。直到一个女学霸出现了……直到2012年,duang一下,一篇环状RNA比较全面靠谱的报道出来了,居然来自《plos one》。作者是斯坦福大学的Julia Salzman,长这样,是不是一副女学霸...

查看详情

Hippo信号通路的故事

作者:解螺旋.大河马大象如此之大,老鼠如此之小?双手双脚为什么能发育的如此相似?为什么肝脏在切除2/3之后还能发育?······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无非是因为人类在发展长流中,总是在试图弄清楚:控制个体大小的机制是什么?(人类解决了温饱之后,开始对科学世界、精神领域产生了浓厚的追求)Hippo信号通路的发现也许为其提供很好的解答切入点。Hippo信号通路的故事组织器官的发育不仅要塑造成型(patterning),还要有其形(growth)。只有这两个过程都经历了,眼睛才是眼睛,鼻子才是鼻子!关...

查看详情

一篇论文N个共同作者?一个简单算式教你算贡献值!

来源:科学网 作者:李伟钢,文双春N个共同作者贡献评估的简单算式科学网文双春博文“一篇论文N个作者究竟谁的贡献大”引起网友热议,该文十分有趣地介绍了2006年,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有关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统计调查。通过对一些论文的共同作者咨询,统计他们自认对其论文贡献的百分比,最后统计结果竟超越规范值,直达140%。这种调查方法除了主观影响因素太强外,另一个缺点是不能用于大数据计算分析。而6月18日《自然》杂志发布2015年全球“自然指数”(2015 Nature Index),用以评估全球有关...

查看详情

富含Glypican-1的肿瘤胞外体可预测早期胰腺癌的发生

作者:解螺旋.大厨前言胞外体是由脂双分子层形成的胞外囊泡,内涵多种蛋白质和核酸,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分泌胞外体并在血液系统中循环,然而,有针对性地检测和分离肿瘤细胞分泌的外周血中胞外体目前仍旧一片空白。利用质谱分析法和流式检测法,作者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胞外体中特异性地富集细胞膜表面糖蛋白glypican-1 (GPC1)。临床数据表明,胰腺癌病人的外周血血清中可以检测到富含GPC1的胞外体(GPC1+crExos),据此,可以明显将健康人群、良性胰腺肿瘤病人以及早期和晚期胰腺癌病人区分开来,而且...

查看详情

动图形象展示:绞杀癌细胞之战!

来源:医学信使1.如果要评选一个最让世人感到恐惧的名词,毫无疑问,“癌症”一定会名列前茅。2.在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癌症依然每年夺走数百万人的生命。人体其实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社区”。每个细胞都照章行事,知道何时该生长分裂,也知道怎样和别的细胞结合,形成组织和器官。 3.而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癌细胞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无限分裂、永不停止,而正常细胞则不会无限生长。4.一旦癌细胞分裂出了足够多的“同类”,站稳了脚跟,就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一群“走火入魔”的细胞。5.它们不具有任何对身体有益...

查看详情